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以前看金庸先生的采访,说起他的最后一本书,鹿鼎记。
金老毫不讳言对主角韦小宝的喜爱。
后来,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详细地分说他写韦小宝这个跟他从前的书里风格完全不同的男主角的,原因。
那个年代,金古梁黄的书里,男主一律是高门大户,高大师气,英俊倜傥,嗯,连男二也是这样的存在,比如杨康、欧阳克、林平之、余鱼同....
但韦小宝不是。
他出身市井,连亲爹都不知道是谁;他不学无术,把尧舜禹汤说成“鸟生鱼汤”;他贪财好色,每到一处便大肆敛财,还一口气娶了七个老婆....
总之,没一点伟光正的气质。
读者都不理解,为什么会有韦小宝这样的男主角。
但金老解释了,韦小宝身上,有中国人所有的优点与缺点——有时候忠孝节义,有时候又贪生怕死;有时候爱财如命,有时候又千金散尽;有时候贪花好色,有时候又忠贞不二....
这就是人性的矛盾之处,也是人性的值得玩味之处。
正是因为这般有趣,才有书写出来为大众观瞻的缘由。
所以其实,人性就是这般的复杂。
比如叶继欢,之所以落网,是因为对一个警察的一念之仁。
比如曹阿瞒,纵横天下杀人无数的枭雄,临死之前操心的却是家里的姬妾,不愿意她们归家改嫁,安排她们做手工编织维持生计。
对比诸葛亮豪情万丈的《出师表》,老曹的遗书,简直极具絮絮叨叨的“妇人之风”。
然,正是如此,方才觉得老曹的可爱,真实,不造作。
不比某人把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唯一的儿子扔到草丛里,为的是收买下属的心。
刘禅摔没摔傻不知道,但赵云从此死心塌地当了蜀家臣,纵被排挤,也不肯走。
小时候看李麻花的同宗前辈李宗吾老先生写的《厚黑学》,真真觉得惊为天人。
是如何洞察人心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僻的文字来。
后来看刑事案件的卷宗,许多的犯罪嫌疑人,都有一个被人欺压的不堪的过去,一个可怜的身世,或者,一个令人厌恶的原生家庭。
犯罪心理学老师反复强调,不可以随便同情罪犯,但也不可以孤立地去看待他们的犯罪行为。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找到症结,才可以让他们成功改造。
这一点,竟然暗合了佛家的思想:有因必有果。
一部分购买做旧老白茶饼的人的心态,非常值得研究。
那就是,爱之,便毁之。
明知道这是假茶,不是真正的老白茶,但却甘愿买回去,高高兴兴地喝下去。
明知道这是一个骗局,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是错误的,却愿意去做帮凶,去做共犯。
尤其,还为做旧老白茶“洗白”,称,这不是做旧,是农家自晒茶。
嗯,农家自晒茶能晒出这么大的产量来么?这户农家的院子真大呀,比龙头企业里排名前五的那几家大厂,还要大。
为什么会有这种助纣为虐的行为呢?
跟仇富的心态是一模一样的。
绑架富人的根结点,是嫉妒与仇视。
购买做旧老白茶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因为对真正老白茶的望而不得,所生成的怨恨心理。
就像一个“咸鱼”去追求富家千金,结果肯定是不成功,甚至还会被富家千金的父亲兄弟或者追求者一顿胖揍。
于是“咸鱼”怀恨在心,找到富家千金落单的机会,把硫酸沷在了她脸上身上....
得不到,就毁了你。这是所有心胸狭窄的人,唯一的价值观。
所以,当真正的老白茶这位富家千金,高高在上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时候,“咸鱼”把做旧老白茶这杯硫酸,沷在了她的身上....
这种行为的深层次驱动力,比这种行为更丑恶——你毁了容,嫁不出去了,便只能嫁给我。
演变到老白茶身上,事情就会变成这样:大量的做旧老白茶横行茶圈,大量的人被做旧老白茶洗脑,大量的人开始喝做旧老白茶,真正的老白茶就会无人问津,降下价来,于是,“咸鱼”们便可以喝得起真正的老白茶了。
哪怕富家千金被毁了容,也是不会嫁给“咸鱼”的。
她的父兄就不会同意,毕竟,培育成本太高了。
所以,气度高华的真正老白茶,也不可能沦落到与做旧老白茶一样的价码,给“咸鱼”以可趁之机。
那么,要怎么才可以喝得起真正的老白茶呢?
原因还在自己。
把喝茶这件事,想通透,想明白,多点预算。
不要老觉得喝茶跟吃饭一样,走超市风——1块钱的大米也可以饱腹,何必去吃10块钱的大米?
人生总要对自己好一次吧。
喝点好茶总不是坏事吧。
就像刘某终于娶了公主。
这才是“咸鱼”真正的逆袭。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